“我坚信,在中国不久的将来,年轻人才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力脱颖而出,在中国持续做出一大批世界级的工作。而这种局面的出现,又会进一步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人才涌向中国。这该是多美好的前景!”
——着名海归科学家,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
尚未逝去的 “美国梦”
过去三十年,中国名校里的莘莘学子大都作过一个“美国梦”,渴望有朝一日出国留学,在大洋彼岸实现人生梦想。这个梦是如此强烈,以致于构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,他们甚至自况“人生不能没有‘寄托’(指留学考试GRE和托福)。”
据官方统计,从1978年到2010年,中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90万人,其中仅有63万人学成归国。一份广为媒体引用的社科院报告称,中国已经成为“世界最大移民输出国”。前两年国内出版的《人才战争》一书也认为中国“绝对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、损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国”。近34万学子在2011年出国深造,达到了中国留学史上的至高点。
在留学大潮下,施一公的归国选择似乎有些不合时宜。作为国际知名生物学家,他已经在美国居住了十八年,并且申领了该国国籍。2009年,施一公决定回国任教,此举震惊了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同事。普大物理学教授奥斯汀(Robert H. Austin)对记者说:“他是我们这儿的明星学者之一,我认为(他回国)完全是疯了。”施一公自己也表示:“很多人并不理解我为什么回国,尤其在我现在的职位上放弃一切。”
然而,考虑到海外学子方兴未艾的归国大潮,施一公的选择并不那么特立独行。美国列文研究所 (Levin Institute) 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,从1996年到2006年,回到大陆的海归人员增长了五倍之多。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字,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比上一年增长19.3%,全年留学回国人员达18.6万人,同比增长38.1%,回流人员的增长幅度已经达到出国人员的两倍。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张秀琴表示:“近几年,我国留学归国人数几乎每三年翻一番”。中国正在从人才外流(brain drain)进入人才流转(brain circulation)阶段。
随着中国的国力日渐增强,新一代留学生已经能以平常心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。在新一代留学生眼中,中国和美国的距离正在迅速缩小。不论在纽约的北京人和在北京的纽约人,都觉得这个世界如美国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所言——变得更加平坦了。我曾在华盛顿遇到一位八十年代出国的留学生,他不无自嘲地谈到:“我们当时除了美国就没有选择。现在我叫侄儿来这边,人家还不来呢。”
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个人将回国发展看作自己的事业前景所在,并致力于填补中国各个领域的市场空白。李开复200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演,甚至告诉海外学子,再不回国创业就会优势尽失。然而,在众多归国人员中,高端人才还很少见,具有博士学位的海归只占二成左右。据美国学者费尼